王宗岳《太极拳论》里面有“左重则左虚,右重则右杳”之句,此乃太极拳的秘传心法,是太极拳技击的总纲。
李亦畲先生对此有更深入的解释:“左重则左虚,而右已去;右重则右虚,而左已去”。用现代语言解释就是,应敌之时,敌方进攻我的左面,就是威胁到了我的左面,既是“左重”,那么,我方左边就顺势变虚(走化),不与对方顶抗,同时我方右边随之进攻对方;敌方进攻我的右面,就是威胁到了我的右面,既是“右重”,那么我方右边就顺势变虚(走化),左边随之进攻对方。虚中有实,实中有虚,攻防兼备。此虚实可以是大的周身旋转的虚实调换,也可以是接触点上微小的虚实变化,总要“因敌变化”才行。
太极拳技击的原则是“顺势借力”,也就是应敌之时,不犯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。一切要“物来顺受,避实击虚”,以巧取胜。所以,后世太极拳家都明确指出要把自身练成一个整体的“球”。此处的“球”不是指的形体,是内在的劲。如此以来,自身则能达到拳论上所讲的“触之则旋转自如”。为何要旋转自如呢?就是为了上述对于“左重则左虚,右重则右杳”的解释。否则,左面虚了,右面不能同时还击,或者还击之时腰腿的劲传不上来,那还是自讨苦吃。
但是,要想在技击中运用的好,必须具备几个必要的条件:
1.周身之劲练成一家,即六合归一;
2.高度敏感。即“一羽不能加,蝇虫不能落”,此句虽是艺术的夸张,但也揭示了对于自身高度敏感的重要性。
笔者认为,如此就要好好练功,不断的充实的自身功夫,当具备一定的六合劲之后,就要多规规矩矩的推手,先从大的左右两手的虚实配合开始,慢慢的过渡的小的虚实变化。同时,也要打实战,把从推手推来的“消息”在实战中试着去运用,直至慢慢的有所体会心得方可。
东莞归真太极拳社原创
选自郭石磊老师《太极拳抉微》